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

[ 泰國 ] 南奔 Lamphun (ลำพูน) _ 2016/09/29

南奔一日遊

地理位置:市區距離曼谷約670km、清邁約26km、南邦約70km
往返方式:機車/藍色雙條 20฿/紫色小巴 25฿ / Uber 200฿
當地交通:機車 / 觀光導覽車 100฿

簡史:
南奔是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657年由先知Wasuthep 召集了孟族人在濱河與匡河之間興建了哈里奔差古城,並邀請羅渦國王的女兒姜提威Chamathewi 前來治理,它蓬勃發展成為孟族的政教中心,在國王Athitayarat 時期,強盛的國力以及佛教文化更沿著河流輸出至整個泰北地區,同時期的王國為緬甸的蒲甘王朝(849-1297) 以及高棉的吳哥王朝(802-1431),直到1281年被清萊的孟萊王使計併吞,成爲後來清邁的蘭納王朝(1292-1558)。

1558年白象王莽應龍Bayinnaung 率領大軍攻克清邁,自此淪為緬甸的附庸國,歷經中緬戰爭(1762-1769) 與兩次泰緬戰爭(1759-1760, 1765-1767)之後,雖然覆滅了大城王朝(1351-1767),但清邁不堪沈重的稅賦已有多次騷亂和鎮壓,而後1775年南邦王Chao Kawila 在吞武里王朝的協助之下起而反抗,驅逐了緬甸軍隊甚至一路攻打至撣邦,贏得了這次勝利,結束了兩百年來的高壓統治;在卻克里王朝拉瑪一世時期宣誓成為暹羅的藩屬,大哥Chao Kawila 受封為清邁王、二弟Chao Khamsom 接任南邦王、六弟Chao Khamfan 受封為南奔王,這一批彼此有血緣且有戰功的兄弟們被稱為七雄王朝Chet Ton Dynasty。

1892年蘭納王國被暹羅歸併為泰國北部省份,直到1932年軍事政變,最後一任統治者分別是清邁親王Chao Kaew Nawarat (1909-1939)、南邦親王Chao Ratchabut (1922-1925)、南奔親王Chao Chakham Kajonsak (1911-1943),現今去還能看到他們當年的故居。

代表:艷紫鉚 Butea monosperma、雨豆樹 Samanea saman
  

特色土產:織品、木材、煤礦、龍眼

節慶活動:
□ 一月_南奔織布名產節 Lamphun Woven Cloth and Famous Products Festival
□ 三月_蘭納長鼓節 Lanna Klong Luang Drum Festival & Phra Phutthabat Tak Pha Fair
□ 四月_潑水節 Songkran Festival
□ 四月(農)_哈里奔差節 Phrathat Hariphunchai Bathing Festival
□ 八月_龍眼節 Longan Festival
□ 九月(農)_傣永彩色竹竿節 Salak Yom Festival

新版觀光導覽路線 

Opening hours: Tuesday - Sunday, 09:30 / 13:30


✓  Wat Phrathat Hariphunchai Woramahawihan (วัดพระ 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 วรมหาวิหาร)
     哈里奔差寺 ★★★★★
✓  Hariphunchai National Museum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สถานแห่งชาติ หริภุญไชย)
     哈里奔差國家博物館 ★★★☆
①. Lamphun Community Museum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์ ชุมชนเมือง)
     南奔生活博物館 ★☆
②. Khum Chao Yot Reuan (คุ้ม เจ้า ยอด เรือน)
      王妃故居 ★★★☆
③. Phra Nang Chamathewi Monument (อนุสาวรีย์ พระนาง จามเทวี)
      姜提威女王紀念公園 ★★☆
△. Shopping Place
      烤香蕉、炸地瓜
④. Wat Chamathewi (วัดจามเทวี) / Wat Kukut (วัดกู่กุด)
      姜提威寺 ★★★★★
⑤. Wat Mahawan (วัดมหาวัน)
      瑪哈彎寺 ★☆
⑥. Wat Phra Khong Ruesi (วัดพระคงฤาษี)
      帕空魯士寺 ☆
⑦. Wat San Payang Luang (วัดสันป่ายางหลวง)
      聖巴揚隆寺 ★★☆
⑧. Ku Chang - Ku Ma (กู่ช้าง-กู่ม้า)
      象塚—馬塚 ★★★
⑨. Wat Phra Yuen (วัดพระยืน)
      帕雲寺 ★★★☆
⑩. Folk Museum of Wat Ton Kaew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์พื้นบ้าน วัดต้นแก้ว)
      月橘寺 傣阮民俗博物館 ★



▽. Kua Mung Tha Sing (ขัวมุงท่าสิงห์)
      OTOP 橋上市集 ☆
▽. Wat Phra Phutthabat Tak Pha (วัดพระพุทธบาทตากผ้า)
      乾衣佛跡寺 ★★★☆


公路以四方古城為中心呈網絡放射狀散開,一大早從清邁出發,可在Warorot 觀光市場外的花市搭乘雙條或是小巴,推薦騎機車自行前往,要注意的是,東門外的塔佩路(Tha Phae Rd) 是逆向單行道,如果對花市沒興趣,與其花時間找小路繞過人多車多的大路前往納瓦拉大橋Nawarat Bridge,不如從下方順向的洛柯路(Loi Kroh Rd) 經鐵橋Iron Bridge 過河,再接106號公路,神木大道沿途景色風光明媚;而我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線,由清邁往南走1141環向公路往前一點沿著鐵路旁的道路前進,回程再享受神木大道的風景,看著火車從遠處挾帶一股勁風呼嘯而過,其實鄉野間的火車都駛很慢啦,可以享受不同的風景,小心不要被Google 導航騙上11號高速公路就好!



▹ 納瓦拉大橋 Nawarat Bridge
1868年由傳教士建造的鋼骨橋樑,而後由西南方的鐵橋Iron Bridge 仿造紀念,其現代化的過程中拆解的鋼材於1975年拿去重建拜城二戰紀念大橋;後者原本是日軍利用戰俘和強迫勞動力建造的戰略路線,計畫襲擊當時英國殖民地的緬甸,利用大象建立了前往泰緬之間的木橋,1944年日軍撤退時一把火給燒了,當地人重建的大橋在1973年給洪水沖毀,真是命運多舛,現今的鋼骨大橋還保留了木棧道。

▹ 神木大道 Thanon Chiang Mai - Lamphun ถนนเชียงใหม่ ลำพูน
南奔原本隸屬於清邁府,當時的清邁市及南奔市在這條公路兩端分別種上龍腦香及鐵刀木,其中神木路段長約15公里、鐵刀木路段長約10公里,兩旁的參天巨木實為壯觀,橙色的佛布彷彿提醒著撞上了要罰錢,作為連通起兩府之間的綠廊大道,此條路線最終會經過南奔的市中心:哈里奔差舍利佛寺。




沒有多餘的裝飾,市郊的小鎮建築與泰北的蘭納木屋,呈現一種純樸的美,被傣族歷史所掩埋的孟族王國,其實遠早於蘭納王國和暹羅王國,受到印度與高棉文化影響,承襲了陀羅缽地藝術與建築風格,南奔在此曾是哈里奔差的首都,直到後來孟萊王使計將哈里奔差強行併入,就算只在清邁附近半個多小時的車程,還是容易被觀光客遺忘。

想要一覽泰北孟族的文化,當地的觀光導覽車即是入門首選,可以在哈里奔差寺面向河岸的售票亭購買車票,超便宜的才一百銖銖,實際去過才知道不少景點是連在Google Map 上都很難找到確切的位置,所以大力推薦第一次來的人!

早起的鳥兒可以先逛逛哈里奔差寺,以及後門附近的國家博物館,這個景點現在已經從導覽路線中刪去,但卻是深入地方歷史的切入點,可視情況安排進去參觀吹冷氣,也是個很好打發時間的地方,我們早上還買了清邁名不符實的海南雞飯來野餐,導覽車一天有兩個班次分別在09:30 和13:30 (請提早半小時購票),約莫三小時的泰文導覽,特別注意每個景點只放風十分鐘,想拍照的可要抓緊時間。

每當在廟宇裡信步閒晃,驀然回首,車上早已坐滿了阿公阿嬤,吃著剛買的烤香蕉和炸地瓜,我們只能傻眼的小跑步跳上車,而參加當地行程的多為泰國進香團、外國觀光客只有兩三隻,所以少不了一些購物行程,當天因為太熱沒有什麼胃口,熱情的大媽看我們倆沒買什麼,還特地塞了些餅乾,只能笑笑地收下覺得泰國人真好。

▹ 發清海南雞飯 Khao Man Gai Kiatocha ข้าวมันไก่ เกียรติโอชา ☆
從一大早人就很多的海南雞飯,不時傳出剁雞肉和烤沙嗲的聲音,從小中大到特大盒還有各種部位和內臟可搭配,我們直接買了半隻雞和特大飯盒外帶,雞肉很薄切很小塊但吃起來還是有點柴柴的,特調的醬料是沙茶醬油膏混著蔥薑末,有點重鹹配上淋上雞油的米飯還算開胃,不過真的蠻普通的,反倒是配飯的小黃瓜很好吃!如果有經過可以踩一下雷,店裡還有豬肉沙嗲和水果燉鮮奶,價位也不算便宜。



按:托羅缽地Dvaravati 為泰國中部的古城邦王國,首都華富里,而後被鄰邦羅渦Lavo 和素攀地Subharnaburi 所蠶食殆盡,該時期的藝術有三種表現形式:裝飾雕塑、建築和器皿,早期藝術作品極具印度風格,但後期融入更多高棉和本土的特色。而羅渦在十世紀臣服於高棉,大量影響其後來的藝術與建築風格,大約十三世紀素可泰從中獨立出來,將羅渦國土逼退至城邦範圍,其後大城的烏通王與羅渦建立了暹羅王國覆滅了素可泰。將羅渦併入素攀地的國土,成為大城的別都,直到近代泰國將羅渦城重新命名為華富里Lopburi,該時期帶有高棉與印度色彩的藝術則稱為華富里風格。

Wat Phrathat Hariphunchai Woramahawihan (วัดพระ 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 วรมหาวิหาร)

哈里奔差舍利佛寺 ★★★★★ 20฿


哈里奔差寺位於南奔古城的正中央,原先為王國的皇宮與政教中心,是南奔最負盛名的寺廟,由於歷代數次修建,所以寺內有著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,1044年國王Athitayarat 大興土木改建王宮遺址,而寺廟於1443年由蘭納國王Tilokarat 進行大規模翻修,沖淡原先的陀羅缽地風格,將蘭納元素注入建築裡,不僅僅是外觀設計,寺院範圍也不斷拓展,舍利佛塔始建於897年,作為泰北第一個供奉佛陀舍利的佛塔,這裡也是生肖本命年屬雞的舍利佛塔,除了佛祖的頭髮,還包括頭蓋骨、胸骨與手指骨,種類豐富是泰國之冠,其中的髮舍利已被廟方存放於一旁的寶船中供人祭拜。傳聞佛陀曾到此地托缽,而村民以訶梨勒果供養,佛陀吃完以後將果核種下,預言未來會有人來此興建聚落和佛塔,後來這個村莊命名為哈里奔差,有吃下訶梨勒果的意思。




◊ 舍利佛塔 Phra Borommathat Hariphunchai พระบรมธาตุหริภุญชัย
早先由國王Athitayarat 興建的佛塔是托羅缽地樣式,仿造姜提威寺的方尖佛塔外觀,又暱稱為國王佛塔,直到被孟萊王併吞以後才改為斯里蘭卡的鐘型塔頂;目前看到的舍利佛塔是1443年蘭納國王Tilokarat 所修建的,整合了緬甸蒲甘風格的鋸齒方形底座,以及斯里蘭卡的鐘型塔頂,形成日後流傳在泰北地區的蘭納式佛塔原型。泰國對待古蹟的方式,尤其是香火不斷的信仰中心,佛塔必定金光閃閃,不然就是純白無瑕,根據博物館藏照片,蘭納時期保留下來的佛塔主體為大理石磚,1930年由泰北高僧Khuba Siwichai 帶領團隊進行整建,並以貼金方式讓佛塔成金,塔刹尖頂上的七層寶傘則是純金打造重約6.5kg。

高46m的佛塔頂部為鐘塔型,三個鐘環逐漸放大成飽滿塔身,每個鐘環可再細分三個層次,總共九層,塔身向下壓縮成方形基座,堆疊層次也是三層,並可從中再細分三層次,一樣多達到九層,象徵圓滿。邊長25米的基座四個角落各切割出七個尖角,尖角向上飛揚,上面掛有小鈴鐺,讓沉穩的主體帶著輕盈姿態,整座佛塔呈現一種繁複卻精緻的美感,可說是蘭納佛塔的教科書。

◊ 金頂佛塔 Phra Suwannachedi พระสุวรรณเจดีย / Pathumwadi Chedi ปทุมวดีเจดีย์
意指金色的佛塔,由於是1064年國王Athitayarat 為了紀念皇后Pathumwadi 所建,又暱稱為皇后佛塔,五階方塔立於三層磚造底座上,每層有三個拱形佛龕,表層敷上灰泥,並在頂部豎立貼金尖頂,不禁讓人聯想到方尖碑,仿造姜提威寺的方尖佛塔外觀,這樣的造型最早源自印度菩提迦耶的摩訶菩提寺的正覺大塔。

◊ 藏經閣 Ho Trai
藏有經律論三藏的巴利文經典,大約是1500年左右蘭納國王下令刻寫,全藏420函共計85000片貝葉經版,現已置於國家博物館,藏經閣底層為漆上朱漆的敷泥磚造高臺、上層為髹漆妝金的木雕建築,分別由獅子和那伽護法,離地三公尺的樓閣用以防範水患與蟲蟻飳蝕,平常不對外開放,外型與清邁帕辛寺與清曼寺的藏經閣相似,均為蘭納王國的典型,側面的鋸齒狀的風簷雕刻精美,加上屋頂尖尖的錫片裝飾,不難看出建築的重要性。

Hariphunchai National Museum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สถาน แห่งชาติ หริภุญไชย)

哈里奔差國家博物館 ★★★☆ 30฿ / 100฿ 

Opening hours: Wednesday - Sunday, 09:00-16:00

博物館分為三個展間,主館一樓大廳陳列數量不少的石頭碑銘與佛像殘塊,其中有7座是哈里奔差時期、其餘16座則是蘭納時期的石碑;前往上層的主展廳根據歷史也是分為前哈里奔差、哈里奔差與蘭納時期,從骨骸、石器、鐵器、陶器、手鐲項鍊介紹到象徵佛頭的石頭和佛牌原型,有種一窺早期宗教史的感覺;而連結主展館的大廳則是展示了民間生活用品和木雕刻,有趣的是,不管在泰國的哪個地方,隨時都有現任皇室的特展...




Lamphun Community Museum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์ ชุมชนเมือง)

南奔生活博物館 ★☆


這棟近百年的兩層樓建築收藏了百年內的的傢俱與擺設,從這些日常用品可以看出當時的歷史文化與市民的生活方式,磚造的開窗方盒其上為木造挑高的歇山式屋頂,現場有解說員引導參觀,我們聽不懂泰文便錯開人群到處亂晃,這裡有教室、小電影院,更幽默的是庭院還有郵筒和消防車呢,可能不是出生於那個年代,也不是會逛IKEA的人,樓梯上下跑個兩次、建築繞三圈cosplay 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回車上了。



Khum Chao Yot Reuan (คุ้ม เจ้า ยอด เรือน)

王妃故居 ★★★☆


據說是南奔最後一位王儲Chakham Kajonsak (จักรคำ ขจรศักดิ์) 於1927年為王妃Yot Reuan (ยอด เรือน) 所蓋的居所,建築風格深受拉瑪五六世時期及西方的影響,有著小窗戶的樓閣,與清邁的蘭納建築中心相似,看起來簡單樸素有著富貴人家的氣息,卻又留下了淡淡的哀傷,我想前任主人可能跟這個地方一樣,美麗又大方吧!庭院的雞蛋花盛開著,然而大門深鎖,我們依依不捨地著隔著圍牆眺望了好久,正納悶著庭院深深深幾許,沒想到下午觀光導覽車來的時候大門竟然咿呀的打開了,大概中午來的時候正好遇到用餐時間吧?




Phra Nang Chamathewi Monument (อนุสาวรีย์ พระนาง จามเทวี)

姜提威女王紀念公園 ★★☆


大約七世紀中葉,傳說中的女王姜提威Chamathewi 在此建立了哈里奔差王國,也就是現在的南奔古城,它蓬勃發展成為孟族的政教中心,在國王Athitayarat 時期,強盛的國力更沿著河流輸出文化至整個泰北地區,同時期的王國為緬甸的蒲甘王朝(849-1297) 以及高棉的吳哥王朝(802-1431),直到1281年被清萊的孟萊王使計併吞,成爲後來清邁的蘭納王朝(1292-1558),自那時以降,南奔的魅力就一直隱藏在清邁的影子之下,作為泰北最古老的城市,這裡能讓人一瞥孟族王國的風采。




Wat Chamathewi (วัดจามเทวี) / Wat Kukut (วัดกู่กุด)

姜提威寺 ★★★★★


位於城外西側1.5km 遠的寺院,作為姜提威女王60歲退休以後的居所,享壽92歲,她的兩個兒子Anatayot 和Mahantayot 分別接掌南奔與南邦,1281年被清邁併吞為蘭納王國以後,此處逐漸荒廢衰敗,直到1926年正名為姜提威寺才重新興盛起來。這裡的庭院腹地廣大倒顯得清幽,原始的寺廟已不在,僅留下兩座晚期的佛塔,大部分的建築都蠻新的。




◊ 平頂佛塔 Chedi Kukut เจดีย์กู่กุด / Phra Chedi Suwan Changkot อนุสเจดีย์สุวรรณจังโกฏิ
據說是755年安置姜提威女王的遺骨的佛塔,另有一說是最初由哈里奔差某任國王Athitayarat,為了紀念戰勝高棉所興建的,這讓我頗意外,也有可能是勝利的國王隨便找個理由來修建老祖宗的墓,現在的樣子是1218年重建的佛塔。佛塔的塔刹尖頂在一次地震中倒塌,成爲其寺暱稱的由來,有截斷的意思,這種樣式除了哈里奔差寺的金頂佛塔(Phra Suwan Chedi),還有魏功甘古城Wat Chedi Liam 的放大版。

◊ 八角佛塔 Rattana Chedi รัตนเจดีย์
大殿外的的拉塔那佛塔有寶石的意思,興建的原因已不可考,仿緬甸驃國Pyu 樣式,以立柱支撐的雙層佛塔,徑長4.4米、高約11.5m,八角形的佛塔每面都有壁龕,不過裡面的佛像部分毀損,上層坐佛、下層立佛、頂部還有個放聖物的小空間,雖然上面的塔頂傾倒後僅剩蓮座,但我還是看不出來裡面有什麼,這座灰泥剝落的佛塔相形之下顯得有些落寞,除了外觀可能也是因為驃國已埋沒於歷史的塵煙之中。

Wat Mahawan (วัดมหาวัน)

瑪哈彎寺 ★☆


建城之時,姜提威女王從羅渦恭請了兩尊重要的佛像:水晶佛 Phra Kaew Khao / Phra Sae Tang Khamani 與黑石佛 Phra Phuttha Sikkhi / Phra Sila Dam ,而後水晶佛被蘭納的孟萊王帶去清邁的清曼寺,僅留下黑石佛作為瑪哈彎寺的鎮寺之寶,但現今佛像貼滿了金箔,倒也看不出原本的材質和顏色,小小的佛像放在大佛前,不仔細看還不會注意到。



▹ 帕洛佛 Phra Rot พระรอด
瑪哈灣寺除了有比一般寺廟獨立的空間販賣佛牌,更有一區工坊專門給人參觀佛牌的製作,僧侶以寺裡的黑石佛為形象鑄造護身符,帕洛佛有倖存、生存、逃過一劫之意,隨著歲月流逝,埋藏在佛塔裡的護身符也得以重見天日,成為泰國著名的五大古佛牌之一。

Wat Phra Khong Ruesi (วัดพระคงฤาษี) / Wat Anantharam

帕空魯士寺 ☆


位於城外北方不遠的帕空魯士寺,是680年姜提威女王統治期間蓋給斯里蘭卡僧侶的寺院,最先抓住目光的是造型特別的金色佛塔,據信是由女王親自下令興建在Wasuthep 先知所繪的城市藍圖,也是泰國最早的都市計畫之上,並在四面以紅土雕刻先知泥版,但現在卻只能看到後來的立佛與先知塑像。



Wat San Payang Luang (วัดสันป่ายางหลวง)

聖巴揚隆寺 ★★☆


早期為婆羅門的修道院,作為姜提威女王退休後的生活場所,亦在此地舉行荼毗火化,遺骨遷至姜提威寺安葬,而後緬甸僧人來此宣揚佛法,此處改建成蘭納王國第一座佛教寺院,而後在1745年緬甸時期再度重建,呈現如今華麗壯闊的婆羅門式樣,貝闕珠宮、碧瓦朱甍,看上去倒是挺漂亮的,尤其是搭配藍天和綠葉的時候,寺院鋪滿大理石磚,不過排水似乎有待加強。



▹ 婆羅門雕刻
整個寺內洋溢著濃厚印度色彩,側門的那伽頭上還長有鹿角,四面佛大梵天與他的坐騎大雁、毗濕奴與他的坐騎迦樓羅、濕婆與他的坐騎神牛、象徵著乳海翻騰的那伽與烏龜、守衛寺廟的夜叉與緊那羅,這裡根本神話大全除了泰國的獅子與大象,就連外面的也不是七龍佛而是毗濕奴,現今白色華美的裝飾風格不禁讓人聯想到清萊的龍坤白廟。

Ku Chang - Ku Ma (กู่ช้าง-กู่ม้า)

象塚—馬塚 ★★★

距離南奔古城1.5km 的市郊,是姜提威女王與羅渦國王的古戰場遺址,圓柱形的塚是女王的戰象Phu Kam Nga Khiao,翻成中文大概是青面獠牙的意思吧?而鐘型的塚則是兒子的愛駒不知名也,這樣的外型是斯里蘭卡佛塔樣式,推測是13世紀蘭納時期由緬甸或素可泰傳來,不過兩個塚擺在一起人氣倒是挺旺的,案頭還擺著大象愛吃的香蕉、甘蔗和鮮花供奉!



Wat Phra Yuen (วัดพระยืน) / Wat Phruettha Mahasathan

帕雲寺 ★★★☆


位於南奔古城外東方的邊陲地帶,周遭大樹蓊鬱幽靜,我記得佛塔下方還有老虎的雕像,可以想見百年前這裡還是叢林猛獸的出沒地點,也有可能跟1370年蘭納國王邀請素可泰的高僧Phra Sumon Thera 至帕雲寺宣揚佛法有關,斯里蘭卡古稱獅子國,下面新建的大殿和低矮半開放的佈道廳(Sala Kanparian) 應該是擋不住獅子和老虎,儘管殿外有長長的那伽護法,後來還是荒廢在泰緬戰爭和叢林之中。





◊ 五尖佛塔 Chedi Ha Yot
據說是667年姜提威女王所建的緬甸佛塔,1063年由國王Chao Athitayarat 下令打造九公尺高的青銅立佛,接著1369年蘭納國王Chao Kuena 打造其餘三座立佛,最後是南奔王Chao Luang IndhaYongYot 於1904年重修翻修成為現在融入泰式元素的浦甘風格,另外新建了四座鐘型佛塔,安置在平台的四個角落,這種形式稱為金剛寶座或五尖佛塔Chedi Ha Yot,而帕雲寺就有著立佛的意思,標準的先有佛塔才有寺。

Folk Museum of Wat Ton Kaew (พิพิธภัณฑ์พื้นบ้าน วัดต้นแก้ว)

月橘寺 傣阮民俗博物館 ★


1558年緬甸白象王莽應龍Bayinnaung 曾率大軍攻克清邁,直至1775年統治蘭納兩百餘年,而後南邦的將軍在暹羅王國的協助之下,驅逐了緬甸軍隊一路攻打至緬甸撣邦,1805年清邁王命其兄弟南奔王將數千名傣阮人及戰俘安置於清邁、清萊與南奔補充人口,為了與中南部的泰族作區別,居住在泰國北部的傣阮族Tai Yuan 與其他傣族合稱為蘭納泰。



Kua Mung Tha Sing (ขัวมุงท่าสิงห์)

OTOP 橋上市集 ☆


橋上的批發市場你會發現東西其實都差不多,泰國為了打出一鄉一特色One Tambon One Product,每個城鄉都會有類似的農產品市集,包含木雕、紡織和家飾等手工藝品,有沒有很眼熟,每年一月底二月初的織布名產節,可以買些這裡的龍眼乾和織布小物,出了南奔就算是附近的清邁,龍眼價格也是翻了好幾倍呢!



Wat Phra Phutthabat Tak Pha (วัดพระพุทธบาทตากผ้า)

乾衣佛跡寺 ★★★☆


位於南奔市區西南方有19km,騎車過來大概半個多小時,由於附近沒什麼高山,在這裡可以一覽市郊的景色,就連電影第一滴血也曾在此山取景,那時山頂的佛塔貌似尚未興建完成,而拉瑪九世蒲美蓬和皇后詩麗吉亦曾造訪此處,因此頗受當地人歡迎。



▹ 僧袍印記、佛陀腳印
泰北有很多崇山峻嶺都有佛陀的蹤跡,相傳佛陀曾經來到泰國的金色大地(Suvarnabhumi) 宣揚佛教,途中經過這座寺廟時留下了腳印,並在此地用清水洗淨了僧袍,扭乾了還要曬乾,於是在石頭上留下了曬衣服的痕跡,故事有著空空亦空、無念亦無的寓意,這兩個遺跡合起來就是寺名的由來。

◊ 四僧佛塔 Phrathat Chedi Si Kruba พระธาตุเจดีย์สี่ครูบา
1929年寺內的僧侶邀請了泰北德高望重的高僧Kruba Srivichai 在此興建佛塔,結合哈里奔差寺和素帖寺的風格,30m 縮小版的金色佛塔根本一模模一樣樣,1959年住持Kruba Promma 重新丈量了寺廟修建成現在的樣子,比較特別的是可以進到佛塔裡面瞻仰四位高僧的遺容,包含修建的那位住持,分別是Kruba Pho, Kruba Intajakraksa, Kruba Promma, Kruba Khamphira。


後記:
第一次離開清邁,行程安排還算緊湊,事前的規劃其實有點苦惱,因為介紹南奔的文章並不多,這種郊區的日旅行比較適合天氣晴朗的時候,當天下雨沒能上山真的有點可惜,如果來清邁四天建議搭配一天南奔,兩個原因:省錢、方便!雖然泰北物價便宜,但這裡除了土產真的也沒什麼好買,整天下來花不到一千銖銖;距離清邁26km 的車程,輕鬆往返也不會累,晚上可以欣賞完哈里奔差寺舍利佛塔再搭車回去,騎車就不建議待到太陽下山了。

相較於蘭納的雍容典雅,哈里奔差帶給人一種不拘小節的樸質感,尤其歷史文化帶有傳說的成分居多,加上城市發展的斷層,使得整座城市多了種離世的風情,南奔的美就像照鏡子一樣,需要細看才能體會,直到離開泰國後才發覺當初走得太急,沒能好好端看其中的趣味,如果有機會再次前往,我會選擇蘭納長鼓節或哈里奔差節,補齊今年沒能走完的行程。
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